本書分為戲曲傳統、創新與跨領域三個面向,作者根據多年學術研究和教學現場經驗,從戲曲藝術教育場域及展演實踐出發,逐一討論人才養成、交流推廣、產學合作、終身教育、教學模式、數位科技等相關議題,... 更多
ZF 國家文史叢書
本書主旨乃是探討崑劇表演的「乾、嘉傳統」、「姑蘇風範」,並利用罕見的身段譜資料,梳理崑劇折子戲的傳承與演藝。同時,思考如何融入傳統折子的精華,進行有機聯結,以為重構當代全本戲的基礎。此外,... 更多
中國文學史中常見音樂史料,而音樂史卻每多忽於文學史料,本書作者黃炳寅先生有鑑於文學與音樂之關係甚密,故著手編寫「中國音樂與文學史話集」。本書並非介紹樂理與樂器常識,... 更多
所謂「時勢造英雄」,凡人之所以能披肝瀝膽、效令疆場、立功絕域,除具有過人的知識外,處於亂世或朝代更替之動盪不安的環境中,更是激發其奮勇精進的最大因素。本書所編選的歷史人物,雖非個個都能功成名就... 更多
中國人向來擅長交涉,而且對於人際關係的處裡均能恰到好處。這種交涉的天份,是在長遠的戰爭時代裡所培養出來的,其精髓由縱橫於戰國時代的說客們發揮得淋漓盡致。「合縱連橫」外交政策的實施,... 更多
英國文學的發展過程一直獨具特色:自歷史故事出發,匯流至喬叟的作品中,為英國文學的第一次重整;之後,莎士比亞更為其注入強大的生命力與想像力。而繼之不斷出現的各種思潮,都在這個發展過程中發揮影響力... 更多
美國文學深切地探討了善惡對立的衝突與人性的價值,孕育了不凡成就,且在民族大熔爐的背景之下,使其有多層面的形式與內容,更獨具兼容並蓄的特質。俄國文學流露了知識份子的人文關懷與哲理思考,... 更多
《文心雕龍》一書,議論精鑿,清代學者黃叔琳喻其內容「苞羅群籍,多所折衷;凡文章利病,抉摘靡遺。」故紀昀纂《四庫全書》列其為集部詩文評類之首。案劉勰於〈序志篇〉言:「文心之作也,本乎道,師乎聖,... 更多
「昔者初民,見天地萬物,變異不常,其諸現象, 又出於人力所能之上,則自造眾說以解釋之……」 這是魯迅對「神話」的獨特理解。 民族的起源,總是沾染著濃濃的神話色彩, 於是有盤古開天闢地、... 更多
楹聯,簡而括之,就是我們常說的聯對。中國人擅以文字抒情表意,楹聯的聯對方式,因字數不限,小巧或幾十字長聯均宜,內容或頌、或贊、或輓、或戲謔、或譏諷,無一不得入聯,歷來為文人所喜,有許多妙手天成... 更多
佛教發源於印度,經四百年後始傳入中國。所以,中國佛教的理論,基本上可說是印度佛學思想的發展。如欲深入中國佛學的理論,除了通曉各派別之思想學說,尚要對其傳承演變有一了解。... 更多
鏡花緣乃清代章回小說,故事背景在武則天僭唐建周時代。全書大別為兩部分,其一是作者藉海外遊歷的所見所聞與奇談,抒發了對當時社會不合理現象的批判;其二是藉百名花神被貶凡塵,得遇女試大典,... 更多
清代商貿大都市揚州,景色迷人,「八怪」們各懷絕活、笑傲江湖,演繹出一幕幕生動幽默的人間戲劇。他們或戲弄達官顯貴於朝廷,或拯救黎民百姓於民間,不畏權貴,心繫人間疾苦。生於承平之際的「揚州八怪」,... 更多
唐太宗曾言:「創業難,守成亦難。」在歷史朝代的分合中,多少梟雄起而橫掃六合,開創時代新局,建立新王朝;亦有許多基業在風雨飄搖中殞落,飲恨亡國,徒留喟然長歎。... 更多
作者以其博物館專業背景,多年任職故宮的實際經驗,歷練了國內博物館事業的成長,這本《博物館四論》即是其省思國內博物館的問題與現象之心得報告。本書分作「四論」,首論博物館的形成,次論博物館的觀眾,... 更多
頁面
